耶伦劝中国放弃产业政策,实在是数典忘祖

深度解析 2024-04-09 20:23 阅读:

耶伦又来访华了,上次吃云南菜,这次吃粤菜、到北京又直奔川菜馆子,临走前不忘去趟三里屯酒吧。惯例还要搞什么撤掉屏风、倾听中国历史文化的表演,却在正式会谈场合拿不出一点合作的诚意。国是咄咄逼人,琐事作秀作足,为了给亲美媒体找点可吹的素材,耶伦可谓含泪连续品尝中国美食。

产业政策刻在美国经济的DNA产业政策是政府干预市场活动,引导或控制某些产业发展的政策总称。现在、一说产业政策就想到补贴,这是因为补贴是最明显的产业政策手段,也因为欧美长期攻击我国以补贴为主的产业政策导致的下意识思维。实际上,关税、政府采购、技术转移、国际贸易安排等手段都是产业政策工具箱的组成部分。

美国政府干预经济的历史与它立国的历史几乎一样长。作为大英爸爸的殖民地,十三州是不折不扣的农业经济,供给英国本土刚刚燃起的工业革命之火。主要产业是小麦、烟草、棉花、木材等农产品,主要能源是黑奴和契约工的血汗。这样一个农业国怎么可能靠无形的大手从燃料变成工厂主,乃至登顶全球工业霸主地位?

美国产业政策的祖师爷汉密尔顿在两个世纪的经济实践中得出答案,怎么又成“世纪之辩”了?产业政策反对者也不是举不出实例,他们最喜欢拿拉美国家的进口替代政策失败说事——这又犯了不可比的错误。拉美国家人口少、资源品类狭窄,经济体量小、政策和经济表现都极易受到外部因素制约。小国不配玩全体系的工业化游戏,反而是美国和中国这样的大国工业化进程才具有可比性。

政府与市场的混同、分工与协作,应该是讨论产业政策乃至一切经济政策的出发点。这个案例折射出太多产业政策需要研究的问题:怎么根据科技和经济条件,超前选择正确的技术路线?怎么避免优惠政策被滥用,确保社会资源好钢用在刀刃上?怎么赋予补贴扶持政策更多的国内竞争性,怎么恰当的引入强大的外国竞争?

耶伦部长,希望她在饱尝中国美食后,别把自己拉到和我们国内神棍一样的水平,回国好好温习一下老前辈汉密尔顿的思想和手艺,重新提高美国产业政策的效能。中国欢迎公平竞争,但如果因为你们自己缺零少件(产业空心化)或者载客太多(国债、毒品和既得利益团体),那也不能怪中国“作弊开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