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奖

科技 2024-06-24 15:41 阅读:

国家科技奖  第1张

位于岳阳路上的中国科学院

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化大楼。

6月24日揭晓的2023年度国家科技奖榜单上,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一举拿下两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占据上海此次自然科学奖奖项的半壁江山。

这家仅有70多个课题组、人数不过千余人的研究机构,近十年走出了2位中国科学院院士、17位国家"杰青"、4位新基石研究员、4位科学探索奖获奖人,并揽下2020年度、2022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生命科学领域的近半数奖项。

这家"小而美"的研究所,何以源源不断产出高水平原创成果和优秀人才?记者深入走访发现,坚持探究"前沿重要科学问题",以开放包容的氛围,持续激发不同年龄段科学家的创新热情,是这里成果倍出、活力迸发的"原创密码"。

从容

高水平成果迭出,是否意味着"5+2""白加黑"的鞭策与催促?在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主任刘小龙看来,在基础研究领域,做出好成果,更需要一份从容。

今年,中心研究员陈玲玲的"环形RNA生成和功能机制的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1年,她回国来到分子细胞卓越中心建立实验室,就在环形RNA领域不断深耕,是国际上最早投入环形RNA领域的研究小组之一。

陈玲玲和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实验室的学生们

"这里的氛围特别好,让年轻科学家可以心无旁骛地做科研。"陈玲玲说,自己特别享受在中心做科研时的专注:无论在实验室启动、经费支持,还是在招收学生上,中心都会给年轻的研究组长以相对充足的资源;不管遇到答辩材料修改、实验室管理,还是项目申请、研究瓶颈,中心的资深科学家也会给予青年学者无私的指点和帮助。如今,陈玲玲也步入资深研究组长行列,她会同样不计回报地帮助年轻PI成长。

做好科研,是一个科学家的立身之本。在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啃最难的"硬骨头",对新PI而言,除了科研经费上的保障,还需有足够耐心与定力。

2013年,程新研究员来到分子细胞卓越中心,将胰岛再生作为自己的挑战方向。临到六年"大考"时,研究组还没能拿出重要成果。基于他的研究的重要性,以及整个团队表现出的攻关毅力,中心仍然给予其持续不断的支持。今年5月,程新研究组与长征医院合作,实现了世界首例自体再生胰岛移植,成功治愈一名25年糖尿病病史患者。

从容并不代表懈怠,更不是"躺平"。刘小龙表示,只要科学家确实在关键科学问题上全力以赴,中心就会持续支持,直到他们最终攀上目标中的科学高峰。"在三年期中、六年期末,中心都会安排专家对新建研究组进行评议评估,更多是为了梳理其重要工作,为他们的科学方向把关,避免出现方向性偏差。"

合作

乐见其成,是分子细胞卓越中心科研文化中的重要一环。刘小龙说,这其中包含了合作、互助、各尽所能和相辅相成。

中心研究员许琛琦此次凭借"T细胞免疫的触发机制"摘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他的下一个目标是"淋巴细胞赋能",将此前发现的新理论运用到疾病治疗中,而这需要更多研究组的合作。

国家科技奖  第2张

许琛琦手捧获奖证书,在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会场外留影。

得益于中心活跃的交叉合作氛围,两年前许琛琦与肿瘤、巨噬细胞、T细胞治疗等方向的研究组成立了攻关团队。他告诉记者,中心对此给予了五年一期的基金支持,而上海本身就是细胞治疗的全国高地。"最近,我们与上海的医疗团队签订项目合作协议,希望尽快将成果应用到临床上。"

"说实话,与哈佛医学院相比,我感到这里有着独特的学科交叉合作氛围。"2021年加盟分子细胞卓越中心的宋昕阳说,自己在美国哈佛医学院做博士后时,合作范围主要局限在免疫学研究领域。令他意外的是,中心里很多研究背景不同的老师都会来与他探讨交叉合作的机会,"短短三年,我已与中心数十个研究组开展合作。也得益于中心鼓励合作的文化,我以共同通讯作者身份发表了两篇论文,还有三篇正在投稿"。

更让宋昕阳兴奋的是,这里拥有十分开放的互助环境。除了技术平台的硬件共享,各个研究组还会将自己擅长的软性技术共享给大家,比如曾艺研究组里诞生的"实验小鼠捐献共享模式"、周斌实验室独家发现的细胞示踪技术等。

在刘小龙看来,由于中心每个研究组的研究方向各不相同,极大程度上避免了内卷,"丰富的科研生态必然会带来相辅相成,最后引发学术上的百花齐放"。

效率

从容的科研心态与开放交融的创新氛围,源于与人才"帽子"脱钩的资源分配机制。"用科研进展说话"的务实作风,让分子细胞卓越中心呈现出人才辈出、高水平成果频出的勃勃生机。

"在这里,一些优秀年轻PI获得的中心内支持有时比院士还多。"许琛琦透露,中心本身会倾向给年轻人更多稳定支持,另外由于新研究组的学术方向新颖,项目可行性更高,往往也会吸引一些最优秀的学生加盟。

来到中心不过三年,宋昕阳的研究组已经发展到10人左右的规模,"即使在高校,这也算相当快的扩张速度。"由于中心每个研究组都拥有硬核实力,一旦碰撞出灵感火花,就能快速进行可行性验证,而不会停留在空想阶段。而且,"虽然中心不少老师都有‘杰青’‘优青’等各种头衔,但在交流合作中完全感受不到‘帽子’的影响,只有一心做出好科研的激情。"

刘小龙认为,在探索未知的基础研究领域,一家研究所需要保持顶尖精锐的自由探索的研究力量。"自由探索产生的新知识、新技术,是创新土壤中的重要养分。只有土壤肥沃,重大科技项目建制化攻关才能更好更快结出硕果。"

作者:许琦敏

文:许琦敏 图:受访者提供 编辑:许琦敏 责任编辑:任荃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